这次,来说说关于东方的一设考据的事情。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有人和我说:
从魍魉之匣推到紫不对,应该从紫开始推到魍魉之匣。
不应该“紫像魍魉之匣,所以紫原型可能来自魍魉之匣”,而应该“魍魉之匣像紫,所以紫原型可能来自魍魉之匣”
他这个观点,其实是很多人都会有的观点。
尤其是在进行一设考据的人当中,这个观点尤为普遍。
简单地说就是:从已知的ZUN发布的设定的字面上开始进行推测,找到其他作品中接近ZUN的设定的内容。
这个所谓的考据方式或者说考据理念,应当说是进行东方考据的人们最普遍的思维方式。
但是我认为这个方式在进行一设考据时,是效率不高或者某些时候是不可取的。
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当中,曾经将考据中的一设考据和新梗发掘(新设定发掘),区分开来,说它们是两类考据。
在这里我依然重申一下这个划分,新梗发掘和一设考据有个本质区别就是,一设考据是以追溯一设为目标,是为了探寻一设的本源而进行的。而新梗发掘或者说新设定发掘,是为了填补一设没有的部分或者为了二次创作的便利而进行在一设之外,基于一设进行拓展的二次设定行为。
并不是说一设考据就不是二次创作了,也不是说一设考据就高人一等。而是其根本目的不同:
一设考据是尽可能的贴近一设(ZUN的设定),而不是为了合乎大众理解也不是为了丰富充实,是收拢。而新设定发掘则是为了让剧情和设定更加充实更加完整,更加符合大众的理解,是外扩。
好了铺垫不多说了,来讨论一下文章开头举例的这个观点。
这种由已知设定开始向外部作品推测的观点,从这个描述上来看,就能看出来,是一种外扩的考据方式。
这种考据方式从已知的设定开始,向外部外扩,一直到从某个地方发现『一设当中某个设定的可能的出处』为止停止外扩,最终得出结论。
很明显的,这种思维方式是属于新梗发掘(新设定发掘)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属于一设考据的思维方式。
什么叫做一设某个设定的出处,这个出处,并不是东方的设定与东方之前的某个作品的设定有巧合的重叠,而是ZUN在进行设定创作的时候调用了自己的记忆中的内容。
因此一设的出处必须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ZUN知道或者ZUN会去使用。
所以,我认为,外扩式的考据方式,在进行一设考据的时候,应当是不可取的。当然,也不排除通过外扩的思维方式确实能发现一些有意义的内容,因此并不能直接否定,所以换一种说法,即不推荐的。
外扩的考据方式,很多情况下是钻字面,停留于文字的浮面的东西去考察,很难深入到本质上。
更合适的思维方式,是设身处地站在ZUN的角度去思考。
但是我们不是ZUN,我们没有办法完全以ZUN的角度去思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信息,去尽可能的贴合ZUN。
虽然不能完全的还原一设,也不可能确保自己的考据结论一定正确,但是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其还原度和准确性。
去考察ZUN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喜欢的作者,喜欢的游戏,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等等等等。
去分析去尝试发掘ZUN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可能的参考源。
从根源上去分析去考虑,直接从参考源本身去考察,而不是从结果开始。
也许大家已经习惯从结果入手的逆向分析方式了,甚至都不觉得自己是在进行逆向分析了。
进行一次大逆转,将思维方式调转方向,从起点开始入手,进行正向分析,这是比固有的考据思维方式更加合理更加容易贴近真相的考据方式。
我姑且将之前那种思维方式称之为旧一设考据理念,而将我后面表述的那种考据方式称之为新一设考据理念吧。
实际上我那篇魍魉之匣和八云紫关系的分析,就是对我刚所表达的更合理的思维方式——新一设考据理念 的一次应用。
其实换个角度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发现旧一设考据理念有一些问题:
京极夏彦的作品在前,ZUN喜欢京极夏彦的作品,所以ZUN会设计出像京极夏彦的设定。
换句话说,平时都说儿子长得随爸爸,但是哪有说爸爸长得随儿子的呢。
这回魍魉之匣和八云紫的关系也是如此。
只可能是 紫的设定像魍魉之匣,而不应当是 魍魉之匣的设定像紫。虽然只是几个字和顺序的细微不同,但是其含义是本质上的区别。
我在那篇文章的开头其实也已经花费很多笔墨说明这个问题,不过因为那篇文章的重点不是讨论考据方式,因此并没有说的太深。
我开头那些就是为了说明,考虑一设不能从结果出发,而是要追本溯源。不能钻字面,不能停留于文字浮面的东西。不能只从结果开始考虑,ZUN发布的游戏已经是结果了,结果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其源头。
因为ZUN喜欢京极夏彦,所以我才去考察京极夏彦的作品里有什么被ZUN借鉴了。这是我这篇文章的思路。
因为ZUN可能从这里获得灵感,所以去考察这里。有目的,有源头的考察,而不是随机性碰撞。
在那篇文章里我并没有说明,实际上我不仅考察了京极夏彦的作品。
我同时考察了数部当时ZUN在杂志上发表的自己最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于是才在魍魉之匣当中发现了八云紫的设计的出处。
这件事也能够说明新一设考据理念的优势。
如果不知道ZUN喜欢京极夏彦,即便读过京极夏彦的作品,也很难将京极夏彦的作品与东方联系到一起,即便有相关的感觉了,也没有更多证据促使自己相信自己的直觉。
这点,不论是贴吧还是微博还是我博客中的回复,无数人都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不知道ZUN喜欢京极夏彦,也不会去主动分析京极夏彦的作品和东方的设定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发现八云紫的设定出处极可能是京极夏彦的作品这点。
而如果使用旧一设考据理念,只从八云紫的字面设定上分析,就可能会从八云(やくも)的读音上推出什么夜蜘蛛(や くも)这类完全不着边际的论点了。
此外新一设考据理念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从外部作品向东方设定考虑,可以全盘的考虑整个东方的设定体系,综合性联系性的考察设定关联,得出更加完整的结论。
而旧一设考据理念,从某一点某一条设定开始进行分析,从一开始眼光就已经局限在这一条设定之上了,无法串联关联其他的设定,只能越考据越狭窄。
考虑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先假设它合理;考虑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先尝试设身处地。
刑侦的推理方式就是『要和犯人一样程度的思考,才能知道犯人下一步行动』,推测犯人动机和方式则是要和犯人一样的思考,才能知道犯人犯罪的原因和方式。
考据其实也是推理的一种,追本溯源的考据方式,是更加贴近一设本身的考据方式。
设身处地考虑ZUN的思维方式,去调查ZUN的喜好和经验,才能够分析出ZUN进行设定制作时候的想法和原因,才能够得出更接近本来面目的结论。
虽然我们不是ZUN,我们没有办法完全以ZUN的角度去思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信息,去尽可能的贴合ZUN。
虽然不能完全的还原一设,也不可能确保自己的考据结论一定正确,但是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其还原度和准确性。
这就是新一设考据理念。
说白了,一个是对现成的原作品信息咬文嚼字(旧一考),一个是结合原作品的制作环境与相关人员进行关联分析(新一考),前者占大多数是必然的,而后者嘛……拍肩,老兄你可真有耐心(-_-b)
PS:所谓职业粉丝,即集合了偷窥狂、知己、社会工程学与深度分析等属性的超然存在,创作者若能得此粉丝,呃,反正我这辈子是会偷着乐了
好有耐心啊……
不愧是囧仙大神……
【而且我居然看完了……
真是讲得太棒了,刚接触东方的新人表示有如醍醐灌顶0w0
受益良多呢,发现我之前的思想太狭隘了。
我们就是这样的:生意可以不做,但人不能不做。
知道如何使用知识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教养者。
聪明人永远不会因为忙而忽视了锻炼和保持身体的健康。他们知道,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都等于零。
历史的经验证明:独到的眼光是胜利之本。
没有什么能比商业更和谐。
大公司就是那种你问任何问题都是机器人回答的公司,幸好我们不是大公司。